毛泽东人民大学(兴国网)

‌JYJY: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而不是三民主义

时间:2024-05-11 23:03点击:93

‌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而不是三民主义!?

原创 JYJY 马理论二三事 2024-05-11


前言

在中国近代史的长河中,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曾经被视作国家发展的指南针,其倡导的民族独立、民权民主、民生幸福,一度激荡着无数中国人的心。然而,历史的潮流无情地向前推进,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不仅超越了三民主义的理念,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历史的超越。

有人或许固守于三民主义的传统信念,认为其仍然是中国的精神支柱,却未能深究马克思主义为何能够超越它,我们需要审视历史的趋势,去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何能够超越三民主义,我们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而不是三民主义。


一、国体选择上的超越

孙中山曾言:“我党之革命,并不是轻率的起事。所以决不能不集思广益,力求通盘计划,使此计划不致某一时机破裂。尤其须详审政治革命之要义。故对于党员,不论学识,皆须经常研究革命之原理。”

在这些言论中,可以看出孙中山对革命的谨慎与深思熟虑可谓淋漓尽致。然而,尽管他提出了新三民主义,但其所设想的民主共和国却在历史的洪流中未能真正建立,其主张的资产阶级领导的三民主义共和国的局限性显而易见:孙中山旧三民主义中“民权”的核心内容是“创立民国”,意在建立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利益的民主共和国,却忽视了广大劳苦大众在国家中的地位,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难以真正保证,更使得国家面临内忧外患的严重危机。毛泽东深知此种政治模式的弊端,因此借鉴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提出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构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统治阶级用来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而毛泽东则进一步将这一理论应用到了中国的具体情境中。他指出,“无产阶级领导权是革命能否成功的首要问题。”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在中国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地位的重要性。“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无产阶级必须站在革命运动的前列。”毛泽东的这一见解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深入理解,更是对于中国革命实践的精准把握。

在阶级属性上,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构想克服了三民主义共和国资产阶级独占领导权的局限性,提出了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本质和作用的具体应用。马克思主义认为,真正的人民民主必须建立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以维护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对于无产阶级领导的联合专政的构想,实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在理论上,毛泽东进一步克服了三民主义共和国思想对于“国体”问题的模糊表述,明确了各阶级在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中的地位。他强调了“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为国家政权的建立提供了清晰而务实的指导。这种思想的形成既是对于中国特殊国情的理论总结,更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应用。正如毛泽东所言:“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与政体,就是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和民主集中制。”这一理论构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对于中国革命的指导作用,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巨大价值。

在实践上,毛泽东批判了国民党在抗战中背离民权主义的行为,提出了实现民主共和国的途径是实行民主制度。他的这一看法,不仅具有理论深度,更有实践指导意义。这一理论构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深刻理解,更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制度的科学探索。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取代资本主义国家!


二、“耕者有其田”

在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理念下,平均地权的失败彰显了其在解决土地问题上的局限性。虽然孙中山倡导的“耕者有其田”的口号旨在通过平均地权来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但这一理念在现实中面临诸多挑战。封建地主的利益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影响以及国内外反动势力的阻挠,使得孙中山提出的平均地权难以在中国社会中得到充分实现。

正如孙中山自己所言:“盖酿成经济组织之不平均者,莫大于土地权之为少数人所操纵。”然而,孙中山的设想未能在当时政治现实中得以落实,这也反映了三民主义在土地问题上的局限性。

而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提出了更为彻底的土地改革方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解决土地问题上的革命彻底性。毛泽东曾明确指出:“只有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行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口号。”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解决了农民的生计问题,更为农村社会的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彻底颠覆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广大农民赢得了土地所有权,确保了他们的根本利益。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土地政策得以彻底贯彻,彰显了其与三民主义的根本区别。

马克思主义所体现的革命彻底性不仅在理论上有所体现,更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验证。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的全部民主革命政纲中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则没有这些部分。”这一论断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对土地问题解决的革命性质,其与孙中山提出的平均地权相比,彰显了其更为彻底和全面的改革精神。因此,马克思主义在土地政策上的革命性质不仅获得了中国农民的广泛支持,也使其成为中国社会变革的主导思想。

综上所述,孙中山所提出的平均地权理念未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而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通过彻底的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在土地问题上的优越性和革命彻底性。这一历史事实不仅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实践中的生命力,也为中国百姓提供了一条真正解决土地问题的道路,使他们更加倾向于支持和拥护马克思主义。

中国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来源:《毛泽东人民大学》20240511,第6版收录。


共同主义ABC赞赏码.jpg

天爵榜订阅号.jpg